急性偏頭痛的治療

2013-02-07

 

      偏頭痛是常見的神經血管性頭痛。一般而言,如果頭痛時有噁心、畏光與中至重度的疼痛,是偏頭痛的機率很高。偏頭痛治療方法可以分為兩個層面,一是急性發作時緩解疼痛;另一則為針對慢性反覆頭痛的預防治療。

      偏頭痛急性發作時,除了頭痛之外,可能會有噁心、嘔吐、畏光、怕吵、對氣味敏感,甚至是肩頸部或上肢麻木與疼痛,這些症狀和頭痛一樣令人感到不適。如果手上沒有止痛藥物,且頭痛還算是輕度,可藉由休息睡眠、熱水浴、按摩或使用少量啡咖等方式來減緩頭痛。

       當頭痛變得更嚴重時,就必須使用藥物來控制疼痛了。急性偏頭痛愈早治療,效果愈佳;若等到嚴重噁心或嘔吐時才使用,不僅藥物吸收效果不佳,治療效果也不好。一般市面販售之口服止痛劑物,多半為複方劑型,成分較複雜,雖可使用但需按照指示,不宜自己增加劑量。

       醫生使用之止痛藥,則包括乙醯氨酚 (如普拿疼)、阿斯匹靈、非類固醇抗炎藥物、麥角胺 (如:加非葛)或翠普登 (如英明格、邁歐芙、羅莎疼)。較輕微的發作,可使用前面三類藥物。較嚴重之發作,就需要麥角胺或翠普登了,而其中又以翠普登的效果與安全性最佳。若對口服藥物的反應不佳,亦可使用英明格鼻噴劑,它由鼻粘膜吸收,作用時間比口服劑型快且有效,唯使用後會有口腔苦澀的不適感。目前國外藥廠正積極開發其他藥物之鼻噴劑型。最後,如果頭痛仍持續存在,就需要就醫,以肌肉/靜脈注射其他止痛、止吐藥物來終止急性頭痛發作。

       如果急性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或發現使用止痛藥物的頻率/劑量愈來愈高,就代表需要接受預防性的治療。此類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、鈣離子阻抗劑 (如降血壓藥物)、神經調節劑 (如抗癲癇藥物)、抗憂鬱劑等,這些藥物原本各有其他用途,但由於藥理機轉被發現可改善腦部神經細胞的功能,減少疼痛產生,故亦用來預防頭痛。雖然這些預防性用藥本身沒有急性止痛的效果,但經由每天規則服用兩三個月後,可減少頭痛發作次數與嚴重度,並減少止痛藥物的需求,之後可慢慢減少劑量或停止,看頭痛是否復發。使用預防性藥物需要有耐性,因為效果有時不是立竿見影。也需要逐步增加/減少劑量,故應按照醫生指示來使用。

       除了藥物的治療外,生活的調適也很重要。正常作息、睡眠規則、避免過勞,可避免體內衡定失調所產生的頭痛。如果頭痛的發作與食物有關,如紅酒、奶酪、味晶,應儘量避免。如果頭痛容易因環境溫度變化而發作,應自我提醒氣候的變化。此外,規律運動,改善體適能,亦能減少頭痛發作的機會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高醫醫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