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假油案看藥價對全民健康的影響

2013-11-19


        2013年不啻是台灣食品安全連環驚爆年,從年初至今幾乎是月月一爆,許多知名大廠都榜上有名,也催生了新的「食品衛生管理法」上路,而大統、富味鄉將是新法上路後,首例被開罰嚴懲廠商。依據新修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五十六條規定:「如消費者不易或不能證明其實際損害額時,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,以每人每一事件新臺幣五百元以上二萬元以下計算。」讓衛生主管機關能利用公權力的介入,維護消費者的權益。


        綜觀整起假油事件,媒體報導總是縈繞在還有多少廠商涉案?還有多少未爆彈?殊不知消費者「貪小便宜」、「愛買低價貨」的觀念也是罪魁禍首之一!想想16年來黃豆原料漲幅近九成,沙拉油漲幅卻僅三成,根本不成比例,食品大廠都是賠錢在賣,遑論一些二、三線的製油廠以假亂真,畢竟殺頭的生意有人做,但賠錢的生意是沒人做的。貪便宜長期食用這些來路不明的油品,難怪台灣罹癌患者越來越多,而誘發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慢性病引起的「腎絲球病變」,更讓台灣洗腎人口發生率與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但說到底,最愛貪小便宜的是「台灣政府」,實施全民健保總額制以來,年年調降的健保藥價,讓藥廠幾乎喘不過氣。以「一顆糖尿病用藥」為例,健保給付區區2元,比一顆糖果還不如,原廠藥乾脆退出台灣市場不玩了!


        許多洗腎科醫師開立處方時憂心忡忡,畢竟「一分錢一分貨」,藥效確實才是病患之福,如果廠商都賺不到錢,如何投入新藥研發與品管?政府不能老是慢半拍、以亡羊補牢的方式彌補錯誤,求便宜不問成本之下,只會促使廠商鋌而走險,讓市場陷入更惡性競爭。
試問吃便宜的油生了病,再吃廉價的藥治病,這樣好嗎?請正視藥品不是油品,專業醫療更不是廉價商品,藥師有責任監督衛生單位,為民眾健康安全把關。

資料來源:一周全球藥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