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不可不知的發燒處理原則(中)

2012-04-16

 

發燒之處置
發燒是疾病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症狀。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,治療發燒應先了解造成發燒的原因,然後對於病因給予治療,而不是僅使體溫下降就好。例如,因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燒,抗生素才是主要的治療藥物。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,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,並不需要積極退燒,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℃以上的時候。所以除非當兒童併有心、肺、中樞神經等疾病或曾有熱痙攣之病史,若兒童體溫小於38.9℃且活動力仍然正常時,並不需要積極給予退燒治療。


非藥物治療
冰水浴與酒精擦澡不應做為退燒的方法。後者因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,且兒童可能經皮膚或肺部吸入酒精而中毒。溫水擦澡降低體溫的效果有限,可併用退燒藥治療。

藥物治療與注意事項
退燒藥主要分為兩類:乙醯氨基酚(acetaminophen)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(non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 drugs, NSAIDs) 。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(液劑或錠劑),如果有嚴重嘔吐、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,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。肛門塞劑使用前應去除外包裝,若僅需半顆栓劑時,應縱切,避免栓劑前後之藥用成分不均。
1. 乙醯氨基酚(acetaminophen/paracetamol)
Acetaminophen之耐受性佳,為一線退燒藥,亦可止痛。無抗風濕與消炎作用,不具抑制血小板功能,亦不造成腸胃刺激。成人劑量為每四至六小時口服650~1000毫克(mg)。嬰幼兒或兒童則依照體重計算劑量,為口服或栓劑,每四至六小時每公斤10~15毫克(mg)。建議劑量下極少有副作用,但超過每日最大劑量容易造成對肝臟傷害。3至6歲之幼童每日最大劑量為720毫克(mg),6至12歲之兒童每日最大劑量為2.6克(g),成人每日最大劑量則為4克(g),若為慢性飲酒成癮之病人則每天不應服用超過2克。服用此藥物的期間應避免飲酒。如有噁心、嘔吐、困倦、意識不輕或皮膚眼睛呈現黃色等,則可能為過量或中毒的跡象,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。懷孕病人可使用乙醯氨基酚作為短期退燒藥物。
2.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(non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 drugs/NSAIDs)
此類藥物皆具有退燒、止痛與消炎作用,包含阿斯匹靈與其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。為避免副作用增加之風險,應避免同時使用兩種以上之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。若服用時腸胃不適,可與食物、牛奶或制酸劑併服。若發生尿液減少或四肢腫脹之症狀,則應立即停止服用。長期使用此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腸胃道出血、潰瘍甚或穿孔,因此若有黑便、血便或吐血的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。
(1)阿斯匹靈(aspirin/acetylsalicylic acid)
Aspirin因有抑制血小板功能,若需接受手術,應於手術前一星期停止服用。懷孕期間應避免服用aspirin,尤其是妊娠第三期,否則易造成遲產或分娩時間拉長。小於18歲罹患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之兒童與青少年不建議使用aspirin或含水楊酸類製劑退燒,以避免雷氏症候群(Reye's syndrome) 。雷氏症候群好發於幼兒,會出現嘔吐、昏迷、抽搐、肝臟脂肪變性、腦部水腫等症狀,死亡率高。因此除非病人因川崎病、風濕熱或類風濕性關節炎,才使用阿斯匹靈以抑制不正常發炎。當作退燒藥的建議劑量為成人每天口服四至六次,每次325~625毫克(mg)。 (待續)
(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)

資料來源:藥師週刊

 

 

歡迎您留下您寶貴的意見粉絲專頁